丛书名:“细胞生物惊奇事件簿”书系
ISBN:978-7-305-25089-7
开本:16开
本书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系列科普图书、江苏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
内容简介
为什么公鸡会晨鸣、大雁会南飞?
你早晨与傍晚的学习效率是否不同?
为什么大部分奥运比赛的纪录都在下午被打破?
一切都和“生物钟”有关!
这是一套关于生命的科普图书,人体的生物钟、基因,以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都在这套书中如实展现。你绝对想不到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座独特的“控制室”,帮助人们和这个物质世界更有效地融合;也难以想象基因的遗传性会如此强大;以及药物的源头就在大自然之中。与生活的贴合以及生动的描述,将这些生命科普变得简单易懂,即便是缺乏生物基础的小读者,也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大致轮廓。读完这套书,你将了解自己的身体与人类的生命,感受自我与世界的奇妙与瑰丽。
此书系作者为我国生物细胞学界领军人物,将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置于通俗易懂的内容之中。在《你的生物钟是几点?》中,作者介绍了“生物钟”这一基础概念以及其在大自然中的表现形式和对生物体的重要性。“生物钟”属于时间生物学的范畴,它是一门研究生物节律现象及其调控机制的科学。从四季轮回、昼夜更迭,到大雁南飞、公鸡晨鸣,再到人类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些神奇的节律现象均受到生物钟的调节。更生活化一些,为什么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学习效率不一样?为什么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使人长胖?为什么大部分奥运比赛的记录都在下午被打破?这些生物的几乎全部生理行为,都受到生物钟的调节。本书旨在介绍生物钟的原理以及其在大自然中的表现,通过对日常事物的科学解读,让读者了解生物钟的运作规则,也使读者认识自身的自然节律。
作者简介
陈晔光/主编;徐璎,徐小冬,张二荃/著
陈晔光,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病理作用研究。
徐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物节律分会会长、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节律方面研究。
徐小冬,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物节律分会副会长、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物节律方面研究。
张二荃,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物节律分会副会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节律方面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看不见的生物钟
第二章 看花识时间—早期生物钟在植物学领域的研究
第三章 果蝇的朝朝暮暮
第四章 墙上的钟和手上的表
第五章 一日三餐的时间学问
第六章 百灵鸟、猫头鹰与好的睡眠
第七章 输掉的球赛和昏昏欲睡的旅途
第八章 傻傻分不清楚
丛书名:“细胞生物惊奇事件簿”书系
ISBN:978-7-305-25090-3
开本:16开
本书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系列科普图书、江苏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
内容简介
为什么腌菜、紫外线都会让人的基因发生改变?
你的样貌、性格和父母相似吗?
人类的进化与基因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是一套关于生命的科普图书,人体的生物钟、基因,以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都在这套书中如实展现。你绝对想不到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座独特的“控制室”,帮助人们和这个物质世界更有效地融合;也难以想象基因的遗传性会如此强大;以及药物的源头就在大自然之中。与生活的贴合以及生动的描述,将这些生命科普变得简单易懂,即便是缺乏生物基础的小读者,也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大致轮廓。读完这套书,你将了解自己的身体与人类的生命,感受自我与世界的奇妙与瑰丽。
此书系作者为我国生物细胞学界领军人物,将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置于通俗易懂的内容之中。在《基因狂想曲》中,作者谈及基因问题,从一百多年前的孟德尔遗传实验至当今的新兴的基因技术,在为读者普及这一时髦话题的同时,也阐明了基因对于生命体的重要性。全书从基因的基本构成谈起,详述了基因与人类的寿命、大脑以及各类疾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并告诉读者独特的基因呵护奥秘。
作者简介
陈晔光/主编;许兴智,刘宝华、黄俊/著
陈晔光,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病理作用研究。
许兴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医学部副主任,长期致力于DNA损伤应答、DNA复制应激、基因组稳定性及相关疾病如肿瘤的研究,是我国DNA修复领域的核心召集人。
刘宝华,北京大学学士,香港大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特聘专家,现为深圳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衰老机制研究。
黄俊,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致力于DNA损伤修复在衰老与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由四个字母串成的基因诠释我们的一生
第二章 基因需要我们的呵护
第三章 基因与寿命
第四章 基因与健康大脑
第五章 基因与癌症
第六章 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第七章 基因与健康宝宝
第八章 基因呵护秘籍
丛书名:“细胞生物惊奇事件簿”书系
ISBN:978-7-305-25091-0
开本:16开
本书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系列科普图书、江苏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项目。
内容简介
你知道药物被吃进肚子里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视剧里的毒药“鹤顶红”有时竟然也可以治疗疾病?
药物好神奇,想和它们一起在人体内漫游吗?!
这是一套关于生命的科普图书,人体的生物钟、基因,以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都在这套书中如实展现。你绝对想不到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座独特的“控制室”,帮助人们和这个物质世界更有效地融合;也难以想象基因的遗传性会如此强大;以及药物的源头就在大自然之中。与生活的贴合以及生动的描述,将这些生命科普变得简单易懂,即便是缺乏生物基础的小读者,也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大致轮廓。读完这套书,你将了解自己的身体与人类的生命,感受自我与世界的奇妙与瑰丽。
此书系作者为我国生物细胞学界领军人物,将我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置于通俗易懂的内容之中。在《药物的体内奇幻漫游》中,作者讲述了药物从古至今的发展与形态、简单的药理知识,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等,并对我们日常用药进行了深度解读。药物是我们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从家中常备药到临床治疗用药,本书对此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药物,加强其在日常生活中对用药的判断,兼具科普性与实用性。
作者简介
陈晔光/主编;朱亮、侯丽娜、徐光旎/著
陈晔光,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病理作用研究。
朱亮,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多个国家级项目,主要进行药理学方面研究。
侯丽娜,药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师。从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曾获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基金资助,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
徐光旎,药理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院办、科研办主任。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九年,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药物体内旅行—我们从哪里来
第二章 我们穿上新衣服(药剂学)
第三章 我们奔赴战场(药动学)
第四章 与细菌和肿瘤交手(化疗)
第五章 助你睡个好觉
第六章 止止痛(镇痛药、解热镇痛药、麻醉药)
第七章 降降压—高血压及其药物治疗
第八章 通通气—呼吸系统常用药物—祛痰、抗炎
和气管扩张剂
第九章 是药三分毒
第十章 呼唤新战友—新药研究和开发
本书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普系列
ISBN:9787305249143
开本:16开
推荐语
本书作者并非让我们舍弃现代生活而盲目地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与亲身的感受,分享成果与经验。作者认为应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人体生物钟,令它不会干扰身体的自然节奏:8小时限制性饮食+7小时睡眠+12周养成好习惯,以恢复我们的节律。
8小时限制性饮食(Time-Restricted Eating),指从早晨吃第一口饭到晚上吃完最后一口所用的时间。TRE减少了进食的机会,仅通过合并进餐时间,自然就可以减少热量摄入。TRE绝不是计算卡路里,它只是让我们在时间上更加自律。我们发现8或9小时的时间窗口内进食,可以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TRE是一种生活方式。作者认为这是我们一生中都应该做的事情。
7小时睡眠 事实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非常忙碌。它通过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或连接来备份我们白天接收到的信息从而巩固记忆。大脑晚上也会产生相当多的激素。睡眠激素褪黑素是在大脑的松果体中产生的。人的生长激素也会在我们睡觉的时候产生,睡眠不足的人产生的生长激素更少。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光照和运动 光影响我们的生理时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线来掌控我们的健康。白天要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光线,而夜晚则应该减少光线射入自己的眼睛,促进睡眠。运动是最好的药物之一,我们要学习如何将所需的体育锻炼与一天中的正确时间相匹配。
内容简介
古人按照天文时钟过着天人合一的惬意生活,而现代生活方式正在打破人类曾经拥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原始的、普遍适用的健康准则,与昼夜节律相反的生活将把人们推向疾病。因此,人们需要改变生活方式,适应人体生物钟,以恢复人体昼夜节律。
作者简介
萨钦▪潘达 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教授
译者
徐璎,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物节律分会会长
董莺莺,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副教授
徐扬歌,芝加哥大学本科在读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钟
第1章 我们都是轮班工作者
第2章 昼夜节律的作用机制:时间就是一切
第3章 跟踪和测试:你的生理时钟是否与天文时钟同步?
第二部分 昼夜节律生活方式
第4章 最佳睡眠的昼夜节律
第5章 限制性饮食:为减肥设定时间
第6章 优化学习和工作效率
第7章 将锻炼与昼夜节律同步
第8章 昼夜节律破坏因素:光与电子产品
第三部分优化昼夜节律健康
第9章 生理时钟、微生物群和消化问题
第10章 昼夜节律密码和代谢综合症:肥胖、糖尿病与心脏病
第11章 增强免疫系统和治疗癌症
第12章 优化大脑健康的昼夜节律密码
第13章 一个完美的昼夜
致谢
参考文献
ISBN:9787542872906
作者:郭金虎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生物钟对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周期变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节律紊乱会影响生物的生理、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存。《生命的时钟》以生动的笔触,对生物钟进行抽丝剥茧,揭开生物钟之谜,让读者倾听生命的跫音。本书包括五章内容,分别为“形形色色的生物钟”、“生物节律钟表铺”、“生物钟让我们适应环境”、“特殊环境里的节律”以及“生物钟影响健康”,每部分由数篇文章构成。五个部分层层推进,从介绍生物节律的有趣现象开始逐渐讲述生物钟的调节机理、生理功能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联。 本书融入了大量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逸事,增添了阅读乐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逐渐深入了解生物钟,体悟科学之美和人文之思。
获奖情况
1)2022年度中国科普作协推荐100本优秀科普图书;2)2020百道好书榜新知类图书TOP100;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科技生活分榜;4)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0年度好书;5)《中华读书报》推荐2020年上海书展30种沪版好书;6)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详细材料
《生命的时钟》的作者郭金虎教授是生物钟一线研究者,他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物钟的绚丽而磅礴的画卷,带领读者对生物钟进行抽丝剥茧,倾听生命的跫音,揭开生物钟之谜。作品融入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逸事增添了阅读的乐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逐渐深入了解生物钟,体会科学之美和人文之思。 本书共包括五篇(章)内容,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第一篇“形形色色的生物钟”介绍时间、节律以及生物钟有关的有趣现象,以引发读者的兴趣。本篇还涉及帕尔默观察眼虫藻的节律以及实验之余的一些趣事;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的原因和机理以及著名哲学家康德遵守时辰的钟表般的生活。第二篇“生物节律钟表铺”通过很多故事介绍了生物节律的基本特征以及调节机理,例如法国天文学家迪马伦的含羞草实验、忠犬八公的故事、上世纪科学家寻找身体里调控生物钟的器官的研究、探险家西弗尔以及睡眠科学家克莱特曼在黑暗洞穴里研究自己生物节律的故事等。本篇还介绍了分子、基因水平上生物钟实现昼夜循环的基本作用方式。第三篇“生物钟让我们适应环境”介绍了不同的生物钟对于生物适应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生理功能,其中涉及生物钟赋予生物对环境周期变化的适应性;帝王蝶等生物钟利用生物钟和太阳作为罗盘来确定方向;公鸡啄序的等级划分对于它们打鸣节律的影响;艺术家雷诺阿捕捉夏末塞纳河光影创作名画《游艇上的午餐》以一些生物的季节节律;月节律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理、情绪的影响以及生物节律在农作物的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第四篇“特殊环境里的节律”介绍了在洞穴、南北极以及空间等特殊环境下生物节律的变化规律,包括航天员的节律变化以及对工效的影响。第五篇“生物钟与健康”介绍了生物钟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节律紊乱的危害,包括百灵鸟、夜猫子型的人群在节律和健康上的差异;时差的产生原因、对健康的损害以及节律紊乱的应对;新生儿以及老年人节律的变化特征;生物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及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本篇的最后一篇文章名为《生物节律:科学?伪科学》,专门对假冒生物钟的“三周期理论”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让读者认识到生物钟与伪科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增强防范意识。
目录
引言:探秘生物钟,从这里出发
第一篇 无处不在的生物节律
1)时间、周期与生物节律
2)河滩变色之谜
3)葵花朵朵向太阳
4)作为时钟的康德
第二篇 生物节律钟表铺
1)天文学家的生物钟实验
2)用天平和尺子测量时间
3)时间的形状
4)走时不准的生物钟
5)洞穴里的时间
6)寻找生物钟的“发条”
7)生物钟的感光器官
8)生物钟交响乐队
9)基因驱动节律
第三篇 生物钟让我们适应环境
1)第四维度的适应
2)太阳罗盘
3)玫瑰的24小时
4)鸟儿的时钟
5)公鸡的江湖
6)共享时光
7)捕捉塞纳河上的光影
8)月亮的孩子
9)收获的时节
第四篇 特殊环境里的节律
1)黑暗里的生物钟
2)光明的阴影
3)颠倒的昼夜
4)“坏脾气”的南极人和北极人
5)空间里的时间
6)当一天不再是24小时
7)吃药的时间到了
第五篇 生物钟与健康
1)夜猫子和百灵鸟
2)令人苦恼的时差
3)节律决定效率
4)异常的睡眠
5)调整凌乱的生物钟
6)新生的时钟
7)衰老的时钟
8)生物节律:科学?伪科学?
结语:书架上的时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秘书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89号均瑶国际广场11F3室(邮编:200032)
友情链接